老年痴呆(主要包括阿尔兹海默型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群的严重健康威胁。识别老年痴呆的潜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既往研究已经报道了一系列痴呆的可改变风险因素,其中,健康膳食模式在保护认知健康中发挥着潜在重要作用。地中海-DASH干预神经退行性病变(MIND)膳食模式,结合了地中海膳食和得舒DASH膳食的特征,建议多摄入天然健康植物性食物,而限制部分动物性食物以及高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并特别强调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抗氧化物质的绿叶蔬菜和浆果。然而,目前关于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认知健康的人群关联研究仍然比较匮乏。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在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认知健康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和《JAMA Psychiatry》。MIND膳食模式与认知功能及其衰退的关联(AJCN, 2023)2023年4月,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了题为《MIND diet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nd its decline: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4066名中国中老年人群开展个体数据分析,并纳入当前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探索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与认知功能及其衰退的关系。研究纳入了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7-2006)的4066名受访者,使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了受访者的膳食摄入信息,计算了调整后的MIND膳食模式评分(范围:0-12),并使用修订版认知功能电话问卷评估认知功能。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结果发现,较高的MIND膳食评分与更好的认知功能及更慢的认知功能下降相关。MIND膳食评分每增加3分,总体认知功能z分数高0.11 (95% CI: 0.06-0.16, P-趋势<0.001),相当于年龄平均年轻1岁。在对8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26,103名受访者),较高的MIND膳食评分与较好的认知功能(beta: 0.042, 95% CI:0.020, 0.065, I2=40%) 和较慢的认知衰退(beta: 0.014, 95% CI:-0.010, 0.037, I2=99%)存在潜在关联。图1. 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每增加3分)与总体认知功能z分数及其衰退速率的关联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痴呆风险的关联(JAMA Psychiatry, 2023)2023年5月,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在《JAMA Psychiatry》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ary Approach to Stop 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 (MIND) diet with the risk of dement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三项大型人群队列的18,136中老年人群开展,并纳入当前发表的所有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探索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与老年痴呆风险的关系。研究纳入了英国Whitehall II研究(WII,2002-2016)、美国健康和退休研究(HRS,2013-2018)以及弗雷明翰心脏研究子代队列(FOS,1998-2019)进行队列分析,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了受访者的长期膳食摄入信息,计算MIND膳食评分(范围:0-15)。研究发现,较高的MIND膳食评分与较低的老年痴呆风险相关(MIND评分每增加3分的风险比HR = 0.83;95%置信区间CI: 0.72-0.95, P-趋势=0.011, I2=0%)。该研究进一步检索了当前已发表的有关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与老年痴呆风险关联的队列研究,在对11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224,049名受访者,5279例新发老年痴呆)发现,与MIND评分最低的人群相比,MIND膳食评分最高的人群老年痴呆风险显著较低(最高三分位数相比于最低三分位数HR: 0.83, 95% CI: 0.76-0.90, I2=35%)。图2. 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最高三分位数相比于最低三分位数)与老年痴呆的关联上述研究受到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科研基金”、美国阿尔兹海默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和”浙江大学-世界顶尖大学合作计划”的支持。研究还受到来自哈佛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拉什大学、德州大学、波士顿大学等机构合作者指导与帮助。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计划在未来进一步通过观察性研究和干预研究探索MIND膳食影响认知健康的潜在机制,为老年痴呆的膳食预防提供系统性科学依据。
2023年3月28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息凤教授课题组在JAMA子刊 《JAMA Network Open》在线发表了题为“Risk of Death Associated With Reversion From Prediabetes to Normoglycemia and the Role of Modifiable Risk Fact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与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的人相比,3年内从糖尿病前期逆转为正常血糖的人总体死亡风险并未降低。但对于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积极运动和不吸烟)的人群来说,其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研究背景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阶段,通常以轻度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全球有3.52亿人处于该状态,而据中国最新的全国代表性调查显示,2018年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38.1%。与2型糖尿病一样,糖尿病前期也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癌症、痴呆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以往的证据表明,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然而,从糖尿病前期逆转为正常血糖水平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还没有得到充分解释。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作用。研究方法为了研究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课题组利用中国台湾MJ队列进行了观察性研究。根据确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45782名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平均年龄为44.6岁,其中63%为男性。在此研究中,糖尿病前期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被定义为:空腹血糖5.6~6.9 mmol/L,无自报糖尿病且无降糖药物服用史;糖尿病被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L,或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和(或)服用降糖药物;正常血糖被定义为:空腹血糖<5.6 mmol/L。在1-3年内,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两次血糖测量,根据血糖状态,将所有人群划分为保持糖尿病前期组、进展为糖尿病组和逆转为正常血糖组。在统计分析方面,本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的关联。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与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相比,进展为糖尿病的人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50%(HR=1.50, 95% CI: 1.25~1.79)和61%(HR=1.61, 95% CI: 1.12~2.33)(表1)。这表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然而,逆转为正常血糖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并未降低。表1: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经过对可改变风险因素和全因死亡的多项分析后,课题组发现,与不积极运动的持续性糖尿病患者相比,那些经常运动并逆转了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具有显著较低的死亡风险(HR=0.72, 95% CI: 0.59~0.87)。而与体重正常的持续性糖尿病前期人群相比,在肥胖人群中,逆转为正常血糖者的全因死亡风险(HR=1.1, 95% CI: 0.82-1.49)显著低于持续性糖尿病前期者(HR=1.33, 95% CI: 1.10-1.62)。此外,逆转为正常血糖的人如果当前吸烟,其全因死亡风险明显高于从不吸烟但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HR=1.6, 95% CI: 1.31-1.96),也高于此前已戒烟且恢复为正常血糖的人。图1: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可改变危险因素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逆转为正常血糖者如果保持积极运动,其预期寿命将比缺乏运动的持续性糖尿病前期人群延长2.5年。与从不吸烟的持续性糖尿病前期人群相比,逆转为正常血糖的人如当前吸烟,预期寿命将缩短3.6年;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者如仍吸烟,预期寿命也将缩短3.6年。综上所述,糖尿病前期人群即使逆转为正常血糖,也应该持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死亡风险。这些发现强调了糖尿病前期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息凤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博士生曹志、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文渊研究员、温启邦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课题受到浙江省智能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健康浙江百万人群队列等项目资助。图文丨吴息凤教授课题组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李雪研究员团队在消化系统疾病的遗传流行病学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进展,深入阐述了环境因素、生物标志物及遗传因素对炎性肠病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Diabetes Care,Am J Gastroenterol,J Crohns Colitis,Aliment Pharmacol Ther等杂志;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李雪研究员为主要通讯作者。01:《Diabetes Care》发文:揭示II型糖尿病和血糖稳态受损与胃肠道疾病风险的遗传学关联本研究整合了美国百万退伍军人计划(MVP)、DIAMANTE、UKB和日本生物银行(BBJ)等涵盖了22万病例和117万对照的大型GWAS数据,通过各种遗传学统计分析方法,系统评估了II型糖尿病和血糖稳态受损与23种胃肠道疾病风险的遗传学关联。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II型糖尿病与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12种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升高相关;同时,遗传预测的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与胰腺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胃肠道疾病风险呈正相关。这项研究从遗传学角度为II型糖尿病与胃肠道疾病风险的关联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II型糖尿病患者群体胃肠道疾病共病防治的重要性。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2337/dc22-138502:《J Crohns Colitis》发文:揭示循环炎症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因果关系系统性炎症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标志性特征,各类炎症细胞因子可能成为UC初级预防的潜在目标。本研究首先整合了两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全面探索与UC风险相关的循环炎症蛋白标志物。随后使用血清蛋白组相关的5项GWAS以及基于28,738个欧洲人UC风险相关的GWAS数据,进行正向与反向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进一步验证循环炎症蛋白标志物和UC风险之间的关联。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的汇总分析确定了14种与UC风险相关的炎症蛋白标志物,正向MR进一步验证了循环细胞因子CXCL9、CXCL11和CASP8水平的持续升高是UC的重要危险因素。现有观察性研究大多受限于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的影响,同时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数据,无法区分系统性炎症对UC发病的因果关联以及UC进展对系统性炎症的后续影响。该项研究利用遗传学分析为CXCL9、CCL11和CASP8的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因果关系提供证据,为这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相关通路的精准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ecco-jcc/jjac19103:《Aliment Pharmacol Ther》发文:揭示循环血中营养素对炎性肠病的影响膳食来源的抗氧化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在炎性肠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多项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筛选与抗氧化剂(β -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尿酸)、矿物质(铜、钙、铁、镁、磷、锌、硒)和维生素(叶酸、维生素A、B6、B12、C、D、E、K1)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揭示循环中的抗氧化物、矿物质和维生素与克罗恩病(CD)或溃疡性结直肠炎(UC)风险的关联。研究发现,遗传预测的高水平循环血中番茄红素、维生素D和维生素K1可降低CD发病风险;番茄红素、磷 、硒、叶酸和维生素E可减少UC发病风险;而遗传预测的循环血中高水平镁可能是CD和UC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ESPEN)建议炎性肠病患者需要每年评估自身的循环营养素水平并适当摄入补充剂,这项研究揭示了循环血中抗氧化剂、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炎性肠病的影响,为未来炎性肠病营养素预防的研究与指南制定提供新的见解。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apt.17392 04:《Am J Gastroenterol》发文:揭示健康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炎性肠病的环境-基因交互作用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B)中429,515欧洲人群的表型和遗传数据,本研究整合多个炎性肠病相关的遗传多态性位点构建了有效反映复杂疾病遗传风险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RS),通过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多基因遗传风险和睡眠、饮食、饮酒、吸烟、体力活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分别与炎性肠病的发病风险独立相关,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降低遗传高危群体约50%的炎性肠病发病风险。这项研究揭示了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炎性肠病发生的潜在影响,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对遗传高危群体炎性肠病早期防治的重要意义。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4309/ajg.0000000000002180
超重和肥胖通常被认为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和死亡率,然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超重和肥胖却与较低的死亡风险呈现出一定的关联,该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由于受到肿瘤生长部位、分期、治疗方案等影响,体重对肿瘤人群预后的影响目前存在较多争论。尤其是在罕见肿瘤方面,当前的研究数据较为匮乏。因此,基于大样本量对全癌种开展体重-生存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11月8日,我院吴息凤教授研究团队在 The Innovation 杂志上发表了论文Body mass index and survival after cancer diagnosis: A pan-cancer cohort study of 114430 patients with cancer,提出了超重或轻度肥胖的围诊断期BMI与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关。图1 图文摘要研究团队根据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从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癌症患者队列中选取了在2001-2014年期间确诊的114,430名患者(包括24种肿瘤类型),调查了每位患者首次来癌症中心时的流行病学信息,收集了他们在诊断过程中的身高及体重。患者中,30.7%肥胖, 35.8%超重,31.5%属于标准体重,2.0%体重过轻。并且,研究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平均7.2年的随访,其中42%(48,340)的患者死亡。研究团队基于间隔时间比例加权的方法计算了患者在围诊断期的平均BMI,且由于BMI与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系,选择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法,以BMI为22.5作为对照,并在模型中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偏倚,绘制了BMI与死亡风险关系的K-M生存曲线,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调整,并使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以探究癌症患者的围诊断期BMI和诊断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前瞻性关联。研究结果表明:(1)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围诊断期BMI与死亡风险存在J型关系,即当BMI<22.5时,随BMI降低,死亡风险升高;而BMI>22.5时,随BMI升高,死亡风险先降低再升高。在BMI为29.6-34.2时,死亡风险达到最低(图2)。图2 围诊断期BMI与肿瘤诊断后全因死亡率关系的立方样条图(2)K-M生存曲线表明,BMI较高的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和标准体重(BMI:18.5-24.9)的患者相比,超重患者(BMI:25-29.9)死亡风险降低了15%(HR=0.85,95% CI=0.83-0.87),肥胖患者(BMI≥30)的死亡风险甚至降低了18%(HR=0.82,95% CI=0.80-0.85)(图3)。图3 BMI与总生存期关系的K-M生存曲线(3)和标准体重的患者相比,在男性患者(诊断年龄为40岁)中,超重者的期望寿命增加了4.5年,肥胖者的期望寿命甚至增加了5.9年;在女性患者中,超重者的期望寿命可超出2.4年(诊断年龄为45-55岁),肥胖患者的期望寿命则多出了3.0年(诊断年龄为50岁)。反而体重较轻者,其期望寿命较标准体重患者要减少许多(图4)。图4 不同围诊断期体重的期望寿命(左男,右女)研究结果表明,超重或轻度肥胖的围诊断期BMI与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关。在去除方法学局限性导致的非因果解释后,这些关联仍然存在。该研究的发现为制定基于癌症治疗的体重管理策略提供了支持,并且,研究团队认为医者对于超重和轻度肥胖患者控制体重的建议应更为谨慎。
大量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调与结直肠肿瘤相关,该因素可能导致肠道慢性代谢及炎症改变,进而影响肿瘤发展。为了系统地评价微生物标志物与结直肠肿瘤风险的关联,本课题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通过检索MEDLINE和EMBASE医学数据库,本研究共纳入了45项探索微生物标志物与结直肠肿瘤关联的观察性研究及30项基于微生物标志物预测结直肠肿瘤风险的预测模型研究。图1 预测模型的相对预测水平(按研究样本量大小排序)研究结果表明,9种粪便菌群(梭杆菌属、肠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沙门氏菌属、假单胞菌属、胃链球菌属、放线菌属、双歧杆菌属和玫瑰菌属),2种口腔病原体(密螺旋体、中间普雷沃氏菌)和溶胆链球菌亚种的血清抗体水平被多项研究一致报道与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于肠道微生物标志物的结直肠肿瘤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力(曲线下面积AUROC>0.75),但仍需要样本量更大的外部研究人群加以重复验证。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是当下研究的一大热点。本课题组研究人员利用系统综述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粪便、口腔和血液微生物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联,并评价了不同基于微生物标志物的结直肠肿瘤风险预测模型的效果。研究结果提示某些菌种与结直肠肿瘤风险密切相关,尤其是梭杆菌属细菌,有望成为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指标。但由于现有研究的异质性、样本量和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微生物标志物与结直肠肿瘤风险的关联及其对于结直肠肿瘤的预测力仍需进一步探讨。原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042911/
2022年3月7日,我院袁长征课题组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汪笑溪课题组在《自然-衰老》杂志上合作发表题为“Plant-based dietary patterns in relation to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研究。该研究基于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报道了老年人群中植物性饮食模式与死亡的前瞻性关联。我院博士生陈辉和科研助理沈洁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我院袁长征研究员和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汪笑溪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图1.整体植物性饮食指数(PDI)、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hPDI)、不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uPDI)与死亡的关联本研究纳入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3154名老年人,基线(2008)平均年龄87岁,随访时间为2008年至2018年(平均5.7年)。研究团队使用膳食问卷调查结果计算了受访者的整体植物性饮食指数(PDI)、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hPDI)、不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uPDI)以评估其饮食模式。研究发现,较高的PDI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HR Q5 versus Q1 = 0.92, 95% CI: 0.86–0.98),较高的hPDI与更低的死亡风险相关(HR Q5 versus Q1 = 0.81, 95% CI: 0.76–0.87),而较高的uPDI与死亡风险上升相关联(HR Q5 versus Q1 = 1.17, 95% CI: 1.09–1.26)。因此,健康植物性饮食模式对老年人群长寿具有潜在积极作用,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模式则可能增加老年人群的死亡风险。这些关联在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吸烟史、体重状态和健康状况的人群亚组中整体较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模式在80岁及以下人群和超重人群中与死亡关联较强。该研究提示了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健康膳食不仅要关注植物性食物的摄入量,更要关注植物性饮食的质量,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为提高我国老年人群饮食质量提供了具有启示性意义的证据。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2-00180-5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何威研究员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以及瑞典哥德堡大学等团队合作,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 With a Pri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3 Diagnosis: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With Sibling Comparison Design"的研究论文,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宫颈癌前病变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新证据。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CIN3(CIN grade 3)治疗涉及切除或破坏部分子宫颈,使子宫颈缩短并影响其功能。该研究通过人群配对和姐妹配对两种研究设计,纳入分析了瑞典1973年至2018年46年间总共460万例新生儿的数据。研究发现,与无CIN3的姐妹或匹配人群相比,先前诊断为CIN3的女性早产和相关不良妊娠结局(如绒毛膜羊膜炎和婴儿败血症)的风险显著更高。但是,这种更高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1973-2018)逐渐下降;并且,2005年之后,婴儿更高的死亡风险已不复存在。以上结果表明CIN3治疗方法的改进可以极大降低CIN3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2021年10月21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雷浩讲师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医学1区top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在线发表研究论文“Increased urbanization redu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closures on seasonal influenza epidemics in China”。该研究分析了过去10年中国的流感监测数据,研究了中国不同省份关闭学校在控制流感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北京天津上海这种高度城市化的省份,关闭学校在控制流感传播中没有显著作用,但在浙江,安徽,江苏,河北这种城市化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关闭学校在控制流感传播中有显著的正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化率增加,关闭学校在控制流感传播中的作用线性下降。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化影响关闭学校在控制流感传播中的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儿童在人群中的比例越来越低,因此儿童在流感传播中的作用也在降低,因此关闭学校在控制流感传播中的效果也会减弱。该研究对中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流感防控政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原文链接:https://idp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249-021-00911-7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心理与行为健康课题组的张宁研究员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杨淑娟副教授和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贾鹏教授从社会生态心理学的视角对如何培养和增强人们应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韧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者首先从跨学科的视角对韧性的定义、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然后从社会生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从个体、组织、社区和国家四个层面提出了培养和增强韧性的具体策略。社会生态心理学从整体性的视角出发,通过联结微观(如认知、情绪、行为等)、中观(如组织过程、人际互动等)和宏观(如物理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经济体制、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国家领导力等)层面的因素来全面了解影响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并为开发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指南。具体来说,个体层面的干预策略包括提升健康防护行为(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的参与度和培养个体在认知和情绪管理方面(如积极的认知评估风格、积极的应对策略、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表达感激、使用自己的性格优点和培养并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的韧性;组织层面的心理韧性促进策略包括为组织成员提供来自组织层面的支持(如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保障健康防护物资的供应、提供个性化支持来帮助员工能够平衡来自工作和家庭方面的责任等)、帮助组织成员保持积极的心态(如采纳服务型的领导风格、组织线上的交流互动、支持员工的志愿服务活动等)并运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为有需要的组织成员提供及时的职业发展支持(如提供在线的学习机会、为受疫情影响而失业的员工提供经济援助等);社区层面的韧性提升策略包括增强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如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鼓励大家相互支持、为弱势群体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提升民众的生活意义感、增强社区凝聚力等;国家层面的韧性提升策略包括培养民众及群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并增强全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疫情的凝聚力、培养富有韧性的领导力以引领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鼓励各种亲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及时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采取措施来降低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分布不平等的现状并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有效性, 为增进全体民众的身心健康而做出相应的贡献(见图1)。目前文章已于2021年9月28日线上发表于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正式版本将于2022年刊出。张宁研究员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附属第二医院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单位,贾鹏教授为此论文的通讯作者,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此论文的通讯作者单位。根据Web of Science的检索记录,此文为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自1950年创刊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第3篇文章。这一研究受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2019R01007)。
2021年9月25日,我院袁长征研究员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发表题为“Long-term diet quality and its change in relation to late-life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研究。该研究基于美国健康护士对列(NHS),发现长期饮食质量及其改变与老年时期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的关系。我院袁长征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营养代谢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曹亚英博士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袁长征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图2. 不同膳食模式评分与主观认知下降的关联这项研究基于美国健康护士队列(NHS),共纳入49493名女性。研究团队通过膳食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受访者的替代地中海饮食评分(AMED)、控制高血压饮食评分(DASH)、替代健康饮食指数(AHEI)以反映受访者30年间的长期饮食情况;通过七个关于记忆和认知的问题来多次评估受访者的认知功能。在随访结束时,46.9%的受访者出现SCD,12.3%的受访者出现严重的SCD。研究发现,无论远期或近期AMED与DASH膳食评分均与SCD存在关系,而AHEI膳食评分仅远期评分与SCD存在关联。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既往膳食评分高的人群发生严重SCD的风险降低;随着时间推移,饮食得到改善的人群发生严重SCD的风险下降,膳食评分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严重SCD的风险分别降低11%(AMED)、5%(DASH)、3%(AHEI)。因此该研究认为长期坚持和改善健康饮食模式对女性主观认知功能存在积极意义。该研究发现长期健康饮食模式与降低女性SCD存在关联;即使既往饮食质量不佳,后期饮食质量改善对于维持女性主观认知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ajcn/nqab326
2021年9月22日,我院杨杰研究员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Assessing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Using Pathologic Features Identified by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在哈佛医学院附属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2004至2019年的皮肤癌患者的病理学报告中(1.4万人共2.2万份病理学报告),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构建黑色素瘤患者病理结果数据库,经过过滤筛选得到2624名规模庞大的有效患者(比先前相关研究最大样本要高出约一倍),并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上证实了Brisk的TILs 是一个黑色素瘤患者的独立的预后风险因素。杨杰研究员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Li Zhou是本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化地从海量电子病历中挖掘并且构建大规模的患者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典的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本研究为人工智能辅助医学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研究路线。 原文链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4429 图1. 不同TILs 状态下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曲线
2021年8月,陈辰老师以共同第一作者于Annals of Medicine期刊发表题为“High NAFLD fibrosis scor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s a predictor of carotid plaque development: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regular health check-up data in China”的研究论文。此研究受浙江省智能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由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共同合作完成。此研究基于浙医二院体检中心收集的自2008年以来的常规体检数据,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以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肝纤维化状态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在具有不同基线NAFLD和肝纤维化状态的人群中确定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NAFLD和肝纤维化评分可作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且颈动脉斑块形成不仅与基线NAFLD和肝纤维化状态相关,也与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病理发展程度相关。从无NAFLD或NAFLD纤维化评分(NFS)较低的NAFLD进展到NFS较高的NAFLD均会显著增加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风险。而颈动脉斑块相关的危险因素随基线NAFLD和NFS状态的不同而不同。此论文属于健康大数据科学研究院所搭建的体检大数据平台的首批科研产物,为实现临床数据及体检数据的科研价值提供了成功的示例。图1. 基于不同NAFLD与肝纤维化程度基线状态的颈动脉斑块发生Kaplan-Meier曲线
2021年7月18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慢性病研究所何威研究员在国际著名期刊Annals of Oncology (IF=32.9)上在线发表题为“CYP2D6 Genotype Predicts Tamoxifen Discontinuation and Drug Response: A Secondary Analyses of the KARISMA Trial”的研究论文。他莫昔芬是一种非甾体抗雌激素药物,被广泛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辅助治疗。CYP2D6作为他莫昔芬的主要代谢酶之一,参与其代谢形成活性代谢产物。何威研究员2020年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IF=44.5) (PMID: 31800347)的研究发现,CYP2D6超速代谢者较正常代谢者,在服用标准剂量的他莫昔芬后,有更高的中断治疗率以及更高的乳腺癌死亡率。但是,之前的研究存在以下弱点:1)未测量他莫昔芬代谢产物浓度;2)他莫昔芬相关副反应是通过用药记录间接定义的;3)癌症的放化疗极大干扰抗雌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了克服以上弱点,何威研究员依托KARISMA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参加他莫昔芬预防乳腺癌项目的健康人群中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在健康人群中,与正常代谢者相比,CYP2D6超速代谢型者在服用他莫昔芬后,有更高的药物转化率,更高的药物副反应,以及更高的中断治疗率。以上发现为基于CYP2D6基因型进行他莫昔芬药物精准治疗提供了新证据。
2021年2月26日,我院徐欣课题组在国际卒中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Long-term neuro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brain cortical microinfarcts in a memory clinic cohort in Singapor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探究了脑皮质微梗死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与老年神经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发现了脑皮质微梗死与老年精神障碍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为脑皮质微梗死对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神经影像学依据。徐欣研究员为本文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脑皮质微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神经病理学标志物之一,也是痴呆及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常见病症。然而,先前研究鲜有探究脑皮质微梗死对神经行为症状的影响,且其与其他脑血管疾病标志物对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是否存在联合效应尚不明确。徐欣课题组新加坡老年人队列中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观察受试者脑影像学指标、神经行为症状、认知功能的横向及纵向变化,探讨脑皮质微梗死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与老年精神障碍的关联。本论文研究显示,多处脑皮质微梗死与老年精神障碍的发病情况显著相关,主要体现为机能亢进与冷漠两种病症。在为期2年的随访中,多处脑皮质微梗死会加速老年精神障碍的发展。不仅如此,伴有老年精神障碍恶化的多处脑皮质微梗死患者还表现出认知功能下降的现象。该论文发现了脑皮质微梗死对老年精神障碍发生及发展的独立影响,指出脑皮质微梗死在老年人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发展趋势中的重要性,同时为后续相关老年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神经影像学依据。 该工作得到了新加坡国家医学研究委员会(NMRC)的资助。原文链接:http://sage.cnpereading.com/paragraph/article/?doi=10.1177/17474930211006294 图1.T3核磁共振下的脑皮层微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