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目的:探究在浙江省老年人群中社会健康状况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创新点:采用专为中国老年人群设计的社会健康量表(SHSE-S),在中国人群中首次揭示了社会健康与老年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纳入3757位浙江省社区常住老年人。采用包含SHSE-S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在内的结构式问卷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亚组分析等方法分析社会健康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关联性。结论:在浙江省老年人群中,SHSE-S得分越高,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患病风险越低。该量表可作为社区筛查老年抑郁症状高危人群的工具,对促进老年人群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抑郁症状;社会健康;老年人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bacNeEtmz_NLS7uVodMTA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朱善宽教授团队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预防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成果,深入阐释了肠道菌群和脂肪分布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项研究是浙江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研究者共同合作完成。现有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但肠道菌群与脂肪分布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却尚不明确。肠道菌群非常复杂,所包含的数量比整个人体其他菌群的总和还要多。如何抽丝剥茧?朱善宽教授领衔的中外科研团队将研究的视角深入到菌群类别(taxa)层面,并把“梨型”与“苹果型”人群各分成4个组别,进行研究观察。科研人员发现肠道菌群与脂肪分布的关系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此前大视野观察人体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与脂肪分布的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在这项历时近3年的研究中,科研人员从数百个高丰度taxa中筛选出20个与脂肪分布有关的taxa,其中男性13个,女性7个,男女之间并未发现明显taxa层面的重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来源于同样2个菌属“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ella)和“吉米菌”(Gemmiger)的不同菌群类別,其与脂肪分布在男性和女性中呈现相反的关系。该研究说明,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同样的菌属可因组成菌种的差异导致出现不同的与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谈及这项研究的意义,朱善宽表示,这项研究对与腹型肥胖相关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应考虑到肠道菌群的性别差异。 论文信息:Yan Min, Xiaoguang Ma, Kris Sankaran, Yuan Ru, Lijin Chen, Mike Baiocchi & Shankuan Zhu. Sex-specific association between gut microbiome and fat distribu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06/03 2019;10(1):2408. DOI:10.1038/s41467-019-10440-5图a和图c分别是在女性人群中,“苹果型”、“梨型”脂肪分布与菌群丰度的关系;图b和图d是男性人中,两种脂肪分布与菌群丰度的关系图a是在女性人群中,7个被筛选出的“taxa”与“苹果型”、“梨型”脂肪分布的关系强度;图b是在男性人群中,13个被筛选出的“taxa”与两种脂肪分布的关系强度http://rd.zju.edu.cn/2019/0625/c23831a1272694/page.htm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福俤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AJC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Zinc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glycemic control for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1]。首次为补锌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预防与治疗提供了肯定答案。这一重大成果为糖尿病防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论文首页 AJCN网站截图锌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可通过调节胰岛功能 [2]、胰岛素敏感性 [3]以及不依赖于胰岛素的葡萄糖摄取 [4]等生物过程,广泛参与了机体糖代谢稳态调控。而人群队列研究也已发现机体锌水平、慢性炎症以及糖尿病发病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5-7]。虽然已有前瞻性队列和横断面研究提示膳食锌摄入或机体锌水平降低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相关,但对于补锌是否有助于糖尿病及风险人群的血糖控制仍存在争议 [8]。近年来,国际上多个实验室开展了糖尿病患者补锌的临床试验研究。然而,由于各研究纳入受试者数目、受试者健康状态、锌补充剂剂型和剂量以及种族遗传背景的差异,补锌能否有效控制血糖仍未达成共识 [9]。为明确补锌能否有效防控糖尿病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在王福俤教授和闵军霞教授指导下,讲师王鑫慧及硕士研究生武文慧针对1700例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高风险受试者的随机对照临床(RCT)数据开展深度分析,数据来自14个国家的32项补锌干预试验。结果发现补锌对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F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h-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血糖控制和慢性炎症指标具有一致的良好改善作用。进一步亚组分析,揭示补锌对糖尿病患者比高风险个体具有更好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通过计算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补锌后FG降低了14.15 mg/dL(95% CI: -17.36, -10.93 mg/dL)。 补锌可将2h-PG降低36.85 mg/dL(95% CI: -62.05, -11.65 mg/dL)。 补锌可将FI降低1.82 mU/L(95% CI: -3.10, -0.54 mU/L)。 补锌可将HOMA-IR降低0.73(95% CI: -1.22, -0.24)。 补锌可将HbA1c降低0.55%(95% CI: -0.84, -0.27%)。 补锌可将hs-CRP降低1.31 mg/L(95% CI: -2.05, -0.56 mg/L)。这项成果基于临床干预试验RCT数据分析,明确发现补锌对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及慢性炎症改善均有良好效果,首次为“补锌能否有效防治糖尿病”这一谜团提供了可靠而肯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答案。另外,王鑫慧等在锌离子调控糖尿病发生分子机制方面也获得了重要突破。通过对多种糖尿病小鼠模型及胰岛细胞特异敲除小鼠模型开展实验研究,首次发现转运蛋白Slc39a5(Zip5)在胰岛β细胞具有转运锌离子功能,参与胰岛素分泌调控。敲除小鼠胰岛Slc39a5引发β细胞锌降低,进一步诱发胰岛素分泌障碍(Xinhui Wang et al.,Protein & Cell,2019)[10]。这项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胰岛β细胞锌离子稳态及糖代谢的调节机制,也为机体补充锌改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管理提供了生物学机制依据。而本研究则进一步从临床角度证实了补充锌对糖尿病的防控作用。该成果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鑫慧博士(讲师)和硕士研究生武文慧;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王福俤教授和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闵军霞教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著名锌免疫学专家Lothar Rink教授也参与了部分工作。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国家科技部项目资助。 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合影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ajcn/nqz041 文献出处:[1] Xinhui Wang(王鑫慧)#, Wenhui Wu(武文慧)#, Wanru Zheng, Xuexian Fang, Liyun Chen, Lothar Rink, Junxia Min*, Fudi Wang*. Zinc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glycemic control for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9.[2] Yang V. Li. Zinc and insulin in pancreatic beta-cells. Endocrine. 2014, 45(2):178-89[3] Carmen P. Wong, Kathy R. Magnusson, Emily Ho. Increas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ged mice is associated with age-related zinc deficiency and zinc transporter dysregulation.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2013, 24(1):353-9[4] Xiao-han Tang, Neil F. Shay. Zinc has an insulin-like effect on glucose transport mediated by phosphoinositol-3-kinase and Akt in 3T3-L1 fibroblasts and adipocyte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1, 131(5):1414-20[5] MacDonell SO, Miller JC, Harper MJ, Reid MR, Haszard JJ, Gibson RS, Houghton LA.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adjusting biomarkers of iron, zinc, and selenium status for the effect of inflammation in an older population: a case for interleukin 6.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8, 107(6):932-940[6] Pradhan AD, Manson JE, Rifai N, Buring JE, Ridker PM.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eukin 6, and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AMA. 2001, 286(3):327-34[7] Dehghan A, Kardys I, de Maat MP, Uitterlinden AG, Sijbrands EJ, Bootsma AH, Stijnen T, Hofman A, Schram MT, Witteman JC. Genetic variation,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incidence of diabetes. Diabetes. 2007, 56(3):872-8[8] El Dib R, Gameiro OL, Ogata MS, Modolo NS, Braz LG, Jorge EC, do Nascimento P, Jr., Beletate V. Zinc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adult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 (5):Cd005525[9] Ruz M, Carrasco F, Sanchez A, Perez A, Rojas P. Does Zinc Really "Metal" with Diabetes? The Epidemiologic Evidence.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2016, 16(11):111[10] Xinhui Wang(王鑫慧)#, Hong Gao#, Wenhui Wu, Enjun Xie, Yingying Yu, Jin Li, Wanru Zheng, Xudong Wang, Xizhi Cao, Zhuoxian Meng, Ligong Chen*, Junxia Min*, Fudi Wang*. The zinc transporter Slc39a5 controls glucose sensing and insulin secretion in pancreatic β-cells via Sirt1- and Pgc-1α-mediated regulation of Glut2. Protein & Cell. 2019,10(6):436-449. https://doi.org/10.1007/s13238-018-0580-1 点评专家:蔡露,儿科,肿瘤放射学,药理学和毒理学教授; 儿科研究所主任(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糖尿病研究实验室 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研究) 锌是维持许多不同酶、蛋白质和细胞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以往的基础研究证实,锌的稳态失衡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关系。胰岛β细胞含有大量锌,锌是储存与分泌胰岛素所必须的物质,同时锌还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起到类胰岛素的功能;另外锌还有抗炎、抗氧化及抗凋亡特性等功能。因此缺锌会影响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问题。虽然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膳食摄入锌水平降低与糖尿病发病及胰岛素抵抗相关,但补锌能否作为糖尿病病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仍需更为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王福俤团队这项成果为“人体补锌是否有效防控糖尿病”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王福俤团队荟萃分析了来自14个国家的32项随机对照临床干预试验,共1700名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高风险受试者的研究数据。结果发现补锌对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血糖控制和慢性炎症指标均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基础研究已经证实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和NF-κB等在2型糖尿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补锌能够抑制NF-κB的激活。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常用的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从临床角度更好的揭示了糖尿病与炎症的关联。与以往研究相比,此项分析纳入的研究更多,分析的更全面。在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血糖控制指标得出了结论性结果。此外,本项研究进行了关于地域种族背景,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补锌剂型、剂量及持续时间、受试者健康状况等亚组分析,细化了在不同因素下补锌的作用。这项研究的另一个亮点是还进行了锌作为单一干预因素和其他联合补充剂的亚组分析, 更详尽的研究了补锌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显示持续的高剂量(≥30 mg/天,>1月)无机锌补充,尤其在亚洲地区,可能对控制血糖更有利。这项成果充分肯定了补锌可改善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及慢性炎症的临床效应。本研究为补锌可作为防治糖尿病的临床辅助手段提出了有利的证据,为科学营养膳食防控糖尿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胡可嘉博士近年来在高温健康风险评估及区划、气温与多种疾病死亡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研究以及其他环境、气象因素在极端气温的死亡影响中混杂/交互效应研究取得了较有创新性的成果。在气温-死亡关系与死亡效应的影响因素方面,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死亡登记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发现中国浙江农村地区人群的极端气温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城市地区人群,论文以共同第一作者(第一位)发表在环境健康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并入选2020年ESI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被包括Scidev、IIASA NEXUS、环球科学在内的知名国内外科学媒体广泛报道。文章主要结论挑战了以往西方学术界认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地区人群高温健康风险高于农村地区人群的认知,认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在年龄结构、收入、教育程度、空调、医疗资源拥有量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的差距导致了极端气温死亡风险存在巨大差异,该论文发现的影响极端气温死亡风险的脆弱性因素可以相关公共卫生干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图1.气温-死亡关系的城乡差异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我院王福俤教授团队题为“Ferroptosis as a targe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cardiomyopathy”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病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诱发的心脏损伤中存在新型细胞死亡类型“铁死亡”;阐明了其分子调控机制并研究发掘5种预防心脏损伤的有效途径,包括铁死亡抑制剂Fer-1、铁螯合剂DXZ、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TEMPO、血红素加氧酶(Hmox1)特异性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以及低铁膳食,这一里程碑式重大发现为心肌病及心肌梗死等致死性心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崭新策略。心脏疾病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作为一种终末分化细胞,心肌细胞的死亡将导致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从而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加剧心力衰竭。因此,心肌细胞死亡的调控通路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临床转化意义。细胞死亡不仅是所有细胞的最终命运,而且它与细胞分裂、增殖等生命现象一样,在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转以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细胞死亡方式主要分为经典的坏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两大类型。然而,随着对细胞死亡机制的深入研究,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自噬(Autophagy)、铁死亡(Ferroptosis)、焦亡(Pyroptosis)、Parthanatos等多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被相继发现。心脏疾病存在的细胞死亡类型还存在许多争议。为了深入研究心脏疾病中细胞死亡的作用,在王福�和闵军霞教授指导下,方学贤博士采用多种细胞死亡抑制剂处理以及细胞死亡通路相关基因敲除小鼠发现,只有铁死亡特异性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可以显著降低DOX导致的心脏毒性并有效提高小鼠存活率,揭示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是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引发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研究表明铁死亡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器官损伤等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福�团队此前曾利用多种铁过载基因敲除小鼠模型(Hjv及Smad4敲除) 揭示高铁处理可诱导肝脏铁死亡发生,进一步确认Slc7a11是调控“铁过载-铁死亡”的关键基因,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发表在2017年Hepatology。铁死亡抑制剂可有效抑制DOX诱发的致死性心脏损伤(PNAS, Fig1)为了寻找DOX心肌病模型中铁死亡发生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方博士通过RNA-seq发现:血红素加氧酶-1(Hmox1)的显著上调可能参与其中。进一步研究发现,使用Hmox1抑制剂可明显缓解DOX小鼠心脏中铁死亡的发生发展,并保护心脏功能;反之,加载血红素诱导Hmox1过表达则效果相反。那么Hmox1介导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是什么呢?Hmox1是铁卟啉化合物血红素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可将血红素分解为一氧化碳、胆绿素和二价铁离子,而心肌含有丰富的血红素用以合成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阿霉素注射后,小鼠被检测到血红素降低,铁和胆红素(胆绿素的氧化产物)水平升高;而使用Hmox1抑制剂或者敲除上游调控分子Nrf2均可减轻心肌细胞铁蓄积。因此,Hmox1的激活介导自由铁离子从血红素中释放出来,蓄积在心肌细胞从而诱发了铁死亡。有研究提示铁死亡是通过细胞膜或者细胞器膜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来杀伤细胞,但具体的亚细胞定位一直存在争议。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对DOX处理小鼠心脏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DOX小鼠的线粒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实验发现ATP生成与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下降;而这些变化均能被Fer-1所抑制。进而分离心肌线粒体后发现,铁蓄积和脂质过氧化在DOX作用后主要发生在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而不是细胞胞质中。相较于传统的抗氧化剂TEMPO,使用线粒体特异性抗氧化剂MitoTEMPO可以有效抑制铁死亡,保护心脏功能,从而更加明确了线粒体损伤与心脏损伤在DOX模型中的因果关系。此外,运用另一种经典的心脏损伤模型,即小鼠在体(in vivo)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同样发现铁死亡的存在。给予铁死亡抑制剂阻断铁死亡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急性和慢性心脏损伤,为临床上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提供了非常有前景的新思路和新策略。抑制铁死亡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脏损伤(PNAS, Fig6)据悉,PNAS的匿名评审专家给予了该研究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项设计精良的综合性研究,包含了大量的来自多种转基因小鼠模型和疾病模型的高质量数据”(This is a well-designed comprehensive study that contains large amount of high-quality data from multiple transgenic mouse lines and disease models);“无论对铁死亡还是心血管研究领域,这项研究意义重大”(The study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s on ferroptosis and cardiology)。王福俤团队博士后方学贤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福�教授(Lead contact)、转化医学研究院闵军霞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Wei Gu教授以及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Andreas Linkerman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杨黄恬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杨福全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陈静海研究员参与部分工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东院士、北京大学肖瑞平教授、北京大学张岩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张博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章海兵研究员、日本Masayuki Yamamoto 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皮静波教授提供了研究所需的部分动物模型。该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1/23/1821022116
吴息凤教授团队在《Gut》上发表题为“The somatic mutation landscape of premalignant colorectal adenoma”的研究。该研究发表于2018年7月,构建了结直肠腺瘤基因突变图谱并揭示了从结直肠腺瘤进展到癌症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该研究通过对149例腺瘤标本和配对血液标本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和靶向测序。将鉴定出的体细胞突变与来自TCGA的结直肠癌(CRC)样本中的体细胞突变进行比较。确定了从大肠腺瘤到腺癌进展的分子标志物。研究发现,在非晚期和晚期常规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经多重比较调整后,TP53、PIK3CA、KRAS、APC和SMAD4五个基因的非沉默突变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例如,大肠腺瘤中的TP53突变完全是错义突变,而大肠癌中四分之一的突变是截断突变。用随机森林分类法,鉴别出促进腺瘤进展到结直肠癌的20个最重要基因,模型AUC达0.941。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众所周知,但每周少于150分钟的运动是否会对预期寿命有好处尚不清楚。基于此,研究纳入了近42万名参与者,根据自填问卷中显示的每周运动量,参与者被分为五类运动量中的一类:不活动、或低、中、高或非常高的活动量。计算了参与运动的各组与非活动组相比的死亡率风险的危险比(HR),并计算了各组的预期寿命。结果显示:与非活动组相比,每周平均运动92分钟或每天运动15分钟的低运动量运动组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4%(HR=0.86,95%CI为0.81-0.91),预期寿命延长了3年。每天至少运动15分钟基础上每多运动15分钟,全因死亡率进一步降低4%(95%CI为2.5-7.0),全因癌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1%(0.3%-4.5%)。运动的益处适用于所有年龄组和性别,以及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与低容量组相比,不活动的个体死亡率增加17%(HR=1.17,95%CI为1.10-1.24)。该研究揭示每天走路15分钟,即可延长寿命3年,减少死亡率14%。图1. 基因突变频率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图2. 从传统腺瘤到非高突变结直肠癌恶性进展的预测模型
2018年1月,吴息凤教授团队在《BMJ》上发表题为“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disease marker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慢病导致的癌症风险与五大最大生活方式风险因素的总和相当。该研究获得广泛媒体报道,《自然综述-肾脏病学》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观察》对该研究发表专题评述。该研究使用了台湾MJ队列近50万参与者的大数据。研究发现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肺部疾病和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的标记物具有相当大的癌症风险。这些标志物共贡献癌症发生率的20.5%和癌症死亡率的38.9%,与吸烟、身体活动不足、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饮酒和不理想的BMI这五个最大的生活方式风险因素的总和相当。慢性疾病风险评分最高的个体寿命缩短近16年。这些结果支持具有与主要慢性疾病相关的异常生物标志物的个体属于肿瘤高危个体。未来的癌症预防策略应将慢性疾病的管理作为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图1 生活方式因素与多种慢病及标志物的人群归因风险
2017年12月,吴息凤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发表题为“Cohort Profile: The Taiwan MJ Cohort: half a million Chinese with repeated health surveillance data”的文章,介绍台湾美兆队列的总体设计和研究进展。台湾美兆队列由美兆健康管理集团建立,吴教授长期担任该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台湾美兆队列参与者由分布在台湾各地的体检和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招募,是目前最大的、随访时间最长的亚洲人流行病学研究队列,已纳入近60万名年龄在20岁或以上的参与者。每位参与者都需要回答一份包括吸烟、饮酒、运动、饮食和睡眠等100项核心流行病学问题的问卷,参加共约103项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等血液、尿液检测及体格检查。大约一半的参与者接受了多次体检和问卷调查。每位参与者都签署了一份知情同意书。通过匹配个人身份证号与台湾死亡登记和癌症发病监测数据库连接以获取癌症发病、死亡及死因数据。该队列研究将为癌症流行病学研究建立独特的丰富资源;剖析慢性疾病与癌症之间复杂的时间关系;为减少慢性疾病和癌症风险提供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循证建议;确定慢性病和癌症的风险因素和共同的生物通路;识别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并识别常见癌症的微创早期检测标志物。 图1. 1994~2011年研究对象招募时间流程图
2017年10月,我院李文渊研究员在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发表题为“Residential Proximity to Major Roadways,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Hepatic Steato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率先探索了年平均PM2.5水平和参与者住所至最近的公路之间的距离与肝脂肪变性之间的关联。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重要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在动物实验中,空气污染暴露与腹部脂肪体积,尤其是内脏脂肪体积呈正相关。然而,少有研究在成年人中探讨长期空气污染与肥胖以及腹部脂肪体积的关系。其中,肝脂肪变性是指肝脏中脂肪的积累,重度肝脂肪变性可能引起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坏死、甚至导致肝癌。目前,肝脂肪变性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5%,并与巨大的临床和经济负担有关。肝脂肪变性也与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在动物实验中,空气污染暴露与肝脏中脂肪积累相关,然而,在人类流行病学研究中尚缺少通过可靠方法评估空气污染暴露与肝脏脂肪变性关联的研究。本研究将动物研究中的结果拓展至大型人群队列进行分析,评估动物研究与评估环境空气传染与人类肝脏脂肪变性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以社区为基础的美国Framingham Heart Study(FHS)二代研究和三代队列,纳入了位于马塞诸塞州的2513名非重度饮酒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每个参与者的住宅到主要道路的距离,并使用时空模型来估计细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以确定暴露水平。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计算了肝脏脂肪的累计程度,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在调整了人口统计学、个人和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水平,以及临床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后发现居住在距离主干公路较近区域的人群与其他人群相比,具有较高的肝脏脂肪体积并且更可能患有肝脂肪变性,但未发现年平均PM2.5水平与肝脏脂肪体积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与肝脂肪变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
2017年4月,吴息凤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发表题为“Cohort Profile: The Mexican American Mano a Mano Cohort”的文章,介绍墨西哥裔美国人Mano a Mano队列的总体设计和研究进展。队列参与者是自我报告为墨西哥后裔的美国人(下称墨西哥裔美国人),在休斯顿大都会地区居住至少1年。从合格参与者的家庭中招募了最多三名个人。在队列开始时(即2001年)没有年龄限制;在2014年1月,纳入标准做了修改,只纳入年龄在35岁至7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以纳入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风险较高的人群。研究区域目前包括沿45号州际公路(I-45)的50个邮政编码地区,这些地区是墨西哥裔美国人传统居住地。截至2014年6月,从16600多个家庭招募了23606名成人参与者(18岁)。大多数队列参与者是女性(79%);入组时的平均年龄为40.8岁(±14.2岁),男性年龄略大于女性(分别为42.7岁和40.2岁);男性结婚比例(81.4%)高于女性(75.0%);大多数参与者(60%)没有高中毕业;近74%的参与者出生在墨西哥,但在美国平均生活了15.3年(±11.2年)。所有参与者在入组时会接受问卷调查,且每年接受一次随访。队列中90%的参与者留存了生物样本,其中56%有血样、63%有唾液样本、43%有尿液样本。基于该队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环境因素(例如人口背景、文化适应和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行为(如吸烟和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健康行为如何影响身体发育和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图1.参与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图2.不同随访状态参与者基线数据
该研究利用胃癌高危人群随访数据,对“血清学活检”结果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与预测高危人群患胃癌的风险。结果发现胃蛋白酶原I(PGⅠ)、胃蛋白酶原Ⅱ( PGⅡ)、PGⅠ/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抗体(H. pylori-IgG)五指标联检预测胃癌高危人群的C统计值为0.80(95% CI 0.79-0.82),显著高于传统风险因素组合( C值为0.58)。基于五种胃特异性循环生物标志物,我们开发了一项血清学活检评分系统,评分越高预测胃癌风险的能力越强(Tu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7)。《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研究新闻中重点强调了上述发表于AJG的研究成果。
2016年6月,吴息凤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发表题为“Cohort Profile: The MD Anderson Cancer Patients and Survivors Cohort (MDA-CPSC)”的文章,介绍吴教授牵头组建的MD安德森癌症病人和生存者队列(MDA-CPSC)的总体研究设计。MDA-CPSC的建立是为了有力支撑针对种族多样和充分描述的新诊断患者群体的临床结果和生存的研究。该队列将患者病史数据库(PHDB)与核心流行病学数据、血液生物样本研究资源(BSRR)以及电子健康记录(EHR)和肿瘤登记系统(其中包含临床、病理、实验室测试、治疗和随访数据)结合在一起。该队列旨在广泛推进个性化医疗和循证生存护理的综合研究。潜在的研究领域包括:(i)发现、测试和验证潜在的流行病学决定因素、中间临床表型和血液生物标记物,以预测临床结局和生存终点;(ii)研究基线生活质量对临床终点的影响;(iii)调查症状的患病率、严重程度和治疗,发现这些症状的潜在机制,并通过循证临床试验改善症状管理;(iv)调查癌症诊断后的种族差异并鉴定这些差异的原因;(v)研究罕见癌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和症状;(vi)为临床结果和生存终点开发综合风险预测算法。MDA-CPSC登记所有符合条件的18岁及以上的新入院患者,在注册后1年内诊断出癌症,并为美国居民。截至2015年5月,该队列包括155 155名参与者。根据自我报告的种族/民族,大多数患者是白人,7.26%为西班牙裔,6.97%为黑人。图1.MD安德森癌症病人和幸存者队列研究设计图2.队列参与者癌症诊断情况
2011年8月,吴息凤教授团队在《Lancet》上发表题为“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该研究基于美兆健康人群筛检队列,报道了运动时间、运动量与死亡及预期寿命的关系。目前,该文已累计被引用近2000次。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众所周知,但每周少于150分钟的运动是否会对预期寿命有好处尚不清楚。基于此,研究纳入了近42万名参与者,根据自填问卷中显示的每周运动量,参与者被分为五类运动量中的一类:不活动、或低、中、高或非常高的活动量。计算了参与运动的各组与非活动组相比的死亡率风险的危险比(HR),并计算了各组的预期寿命。结果显示:与非活动组相比,每周平均运动92分钟或每天运动15分钟的低运动量运动组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4%(HR=0.86,95%CI为0.81-0.91),预期寿命延长了3年。每天至少运动15分钟基础上每多运动15分钟,全因死亡率进一步降低4%(95%CI为2.5-7.0),全因癌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1%(0.3%-4.5%)。运动的益处适用于所有年龄组和性别,以及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与低容量组相比,不活动的个体死亡率增加17%(HR=1.17,95%CI为1.10-1.24)。该研究揭示每天走路15分钟,即可延长寿命3年,减少死亡率14%。图1. 每日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和全因死亡率降低的关系
2009年9月,吴息凤教授团队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题为“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 gene PSCA confers susceptibility to urinary bladder cancer”的研究。该研究鉴定了膀胱癌的新型遗传易感位点。该研究对来自德克萨斯州的969例膀胱癌病例和957例对照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为了快速验证,研究在另外三个美国人群中评估了60个SNP位点,并在九个欧洲人群中验证了最显著的SNP。在美国和欧洲人群中,发现PSCA基因中的错义变异(rs2294008)与膀胱癌易感性具有一致的关联。综合所有受试者(6667个病例、39590个对照),总体P值为2.14×10-10,等位基因比值比为1.15(95%CI 1.10-1.20)。rs2294008改变基因起始密码子,预计会导致初级PSCA翻译产物N端信号序列中的九个氨基酸被截断。体外报告基因分析显示,变异等位基因显著降低启动子活性。PSCA基因组区域的重新测序显示rs2294008是PSCA基因中唯一常见的错义SNP。该研究表明rs2294008是一个新的膀胱癌遗传易感位点。图1. 8q24位点包含rs229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