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4日,受公共卫生学院邀请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院长Sten Vermund教授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研究员来校讲座。讲座于紫金港校区创意大楼A座319举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教授主持,王红妹副院长、涂华康副院长及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吴息凤院长首先向Vermund教授和邵一鸣研究员来访讲座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Vermund教授和邵一鸣研究员在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艾滋病防治研究方面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些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学术交流第一环节,由吴院长对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吴院长表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学院注重人才引育,近几年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学生规模也大幅提升,学院以打造数智赋能的新公卫为目标,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高能级大公卫、大健康科研平台,如建设健康浙江百万人群队列项目,着力打造全球顶级、国内唯一的高能级公共卫生与大健康科创平台。建设浙江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浙江大学医疗保障大数据和政策研究中心等一流创新科研平台,助力建设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学术交流第二环节,Vermund教授作题为《How to use lmplementation Science: Examples of HIV research from Africa and Asia》的报告。Vermund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实施科学的概念、应用原则和框架。实施科学是一种策略设计、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方法,以促进循证实践的实施、调整和维持,健康服务研究、结局研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等均与实施科学密切相关。之后,Vermund教授以艾滋病防控为例,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生动地讲述了在亚洲、非洲和美国艾滋病控制领域中,实施科学的的应用推广情况,让师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学术交流第三环节,邵一鸣研究员作题为《艾滋病防治进展挑战和应对策略》的报告。邵一鸣研究员介绍了HIV分子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和艾滋病疫苗研究情况,还详细介绍了我国HIV毒株来源分布和耐药状况,积极推动建立我国艾滋病检测、分子流行病和耐药监测三大网络,让师生了解了艾滋病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使师生对艾滋病防治的现状和挑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讲座之后,学院师生就讲座报告内容以及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同Vermund教授和邵一鸣研究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共卫生领域认识和理解。
党和国家对“文化自信”的倡导呼唤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事关“健康中国”建设和伟大民族复兴。东方智慧,长期以来被西方强加于国人身上的刻板印象所遮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舆论对国人“诚实”水平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不仅对中国人民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损害,也令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诚信文化建设面临挑战。本文的发表有助于厘清在领域内有影响的研究范式对中国公民诚信的衡量问题,并提供基于文化视角的考量。2019年7月20日,一篇题为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的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在这篇文章中,研究者Cohn等人通过在40个国家的酒店、警察局、邮局、银行、文化场馆等公共机构的现场实验,探讨了全球公民诚实的问题,并且对各个国家的诚实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的诚实水平被放在最末! 这篇文章引发了大量质疑,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诚实的衡量方法——电子邮件的回复率。实际上,“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助人者和受助者而言,这都是一个典型的“共赢”情景,理应受到更少的“警惕”;而Cohn的研究结果与传统文化和其他研究结论相悖。对于不同实验现场的文化差异欠缺考虑的研究是有硬伤的,亟需进一步的探索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民对“诚实行为”的界定差异。2019年暑期开始,本团队启动了一项多中心(10个城市)的现场实验,联合来自15所大学的100多位教师、学生和外籍科研助理来复制Cohn等人2019年的研究。我们不仅复制了Cohn论文的研究设计细节,而且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改进,包括补充了“钱包回收率”而非单一的“电子邮件回复率”作为额外的公民诚实度的衡量标准,以及实时观察丢失钱包的处理情况,事后对这些机构的员工进行正式调查,了解他们是如何处理的。我们发现,如果仅用电子邮件回复率来衡量“诚实”,是可以重复Cohn的研究的,但电子邮件回复率(27.4%)远远低于钱包回收率(77.8%),说明 “电子邮件回复率”无法真实反映公民的诚实程度!更重要的是,电子邮件回复率与国家层面集体主义指数显著负相关(r=-0.780,p<0.01);但我们的复制研究显示,钱包回收率与中国不同区域的集体主义指数显著正相关(r=0.456,p<0.001)!这些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集体主义文化内涵和外延的认知,并揭示了Cohn等人研究的底层缺陷:对“诚实”的定义是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的,但他们却对文化变量欠缺考虑。在类似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中,表面上的保守、谨慎和自我约束比外在表现出的独立、社交和自信更受重视;群体功能需要行为约束、克制和服从。“等待失主来找”这样的被动行为意味着克制和自我约束,因而是成熟、有控制力的表现,更能代表诚实行为。而像“主动发邮件”这种行为,作为追求自主的行为,所以会被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认为是不受鼓励的,从而不适宜于代表该文化下的诚实行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证明了在测量公民“诚实”的研究中,文化考量的重要意义。在“丢失钱包”的研究范式中,集体主义文化下,公民所认可的“诚实”行为,应该通过“保管钱包”来进行更恰当的衡量;而个人主义文化下,则应优先考虑建立社会互动和“主动联系”钱包所有者作为可取的表征。潜在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可能会塑造个人对社会规范的信念,从而驱动不同文化中与公民诚实相关的不同信念和行为。由此可见,使用单一的诚信指标,尤其是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指标,会低估集体主义文化中的诚信水平。本研究和2019年发表在PNAS上的另一项研究相互呼应:集体主义文化中,表面的‘妥协、忍耐’之下,对内群体比对外群体有更多的隐默性人际警惕。这两个研究提示,不论是在国家水平,还是在中国不同区域水平,人际和道德判断都因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了复杂的互动机制,而竞争情景(零和博弈、共赢情景)等变量起着重要的调节效应。相关研究对“集体主义”这一文化概念进行了更全面和立体的梳理。这一系列的工作不仅引领了相关领域的理论进展,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发扬积极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ReferenceLiu, S. S., Morris, M. W., Talhelm, T., & Yang, Q. (2019). Ingroup vigilance in collectivistic cul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6(29), 14538. doi:10.1073/pnas.1817588116Cohn, A., Maréchal, M. A., Tannenbaum, D., & Zünd, C. L. (2019). 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 Science, 365(6448), 70-73.Yang, Q.#*, Zhang, W.#, Liu, S.*, Gong, W., Han, Y., Lu, J., Jiang, D., Nie, J., Lyu, X., Liu, R., Jiao, M., Qu, C., Zhang, M., Sun, Y., Zhou, X.*, Zhang, Q. Unraveling Controversies over Civic Honesty Measurement: An Extended Field Replication in China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3824120
老年痴呆(主要包括阿尔兹海默型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群的严重健康威胁。识别老年痴呆的潜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既往研究已经报道了一系列痴呆的可改变风险因素,其中,健康膳食模式在保护认知健康中发挥着潜在重要作用。地中海-DASH干预神经退行性病变(MIND)膳食模式,结合了地中海膳食和得舒DASH膳食的特征,建议多摄入天然健康植物性食物,而限制部分动物性食物以及高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并特别强调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抗氧化物质的绿叶蔬菜和浆果。然而,目前关于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认知健康的人群关联研究仍然比较匮乏。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在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认知健康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和《JAMA Psychiatry》。MIND膳食模式与认知功能及其衰退的关联(AJCN, 2023)2023年4月,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了题为《MIND diet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nd its decline: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4066名中国中老年人群开展个体数据分析,并纳入当前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探索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与认知功能及其衰退的关系。研究纳入了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7-2006)的4066名受访者,使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了受访者的膳食摄入信息,计算了调整后的MIND膳食模式评分(范围:0-12),并使用修订版认知功能电话问卷评估认知功能。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结果发现,较高的MIND膳食评分与更好的认知功能及更慢的认知功能下降相关。MIND膳食评分每增加3分,总体认知功能z分数高0.11 (95% CI: 0.06-0.16, P-趋势<0.001),相当于年龄平均年轻1岁。在对8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26,103名受访者),较高的MIND膳食评分与较好的认知功能(beta: 0.042, 95% CI:0.020, 0.065, I2=40%) 和较慢的认知衰退(beta: 0.014, 95% CI:-0.010, 0.037, I2=99%)存在潜在关联。图1. 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每增加3分)与总体认知功能z分数及其衰退速率的关联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痴呆风险的关联(JAMA Psychiatry, 2023)2023年5月,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在《JAMA Psychiatry》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ary Approach to Stop 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 (MIND) diet with the risk of dement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三项大型人群队列的18,136中老年人群开展,并纳入当前发表的所有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探索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与老年痴呆风险的关系。研究纳入了英国Whitehall II研究(WII,2002-2016)、美国健康和退休研究(HRS,2013-2018)以及弗雷明翰心脏研究子代队列(FOS,1998-2019)进行队列分析,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了受访者的长期膳食摄入信息,计算MIND膳食评分(范围:0-15)。研究发现,较高的MIND膳食评分与较低的老年痴呆风险相关(MIND评分每增加3分的风险比HR = 0.83;95%置信区间CI: 0.72-0.95, P-趋势=0.011, I2=0%)。该研究进一步检索了当前已发表的有关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与老年痴呆风险关联的队列研究,在对11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224,049名受访者,5279例新发老年痴呆)发现,与MIND评分最低的人群相比,MIND膳食评分最高的人群老年痴呆风险显著较低(最高三分位数相比于最低三分位数HR: 0.83, 95% CI: 0.76-0.90, I2=35%)。图2. MIND膳食模式依从性(最高三分位数相比于最低三分位数)与老年痴呆的关联上述研究受到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科研基金”、美国阿尔兹海默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和”浙江大学-世界顶尖大学合作计划”的支持。研究还受到来自哈佛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拉什大学、德州大学、波士顿大学等机构合作者指导与帮助。袁长征研究员课题组计划在未来进一步通过观察性研究和干预研究探索MIND膳食影响认知健康的潜在机制,为老年痴呆的膳食预防提供系统性科学依据。
2023年3月28日,爱思唯尔(Elsevier) 重磅发布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公共卫生学院吴息凤院长、朱善宽教授、王福俤教授、董恒进教授入选榜单,恭喜四位教授! 该榜单以Scopus引文与索引数据库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了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本次榜单共计上榜5216人,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
2023年3月28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息凤教授课题组在JAMA子刊 《JAMA Network Open》在线发表了题为“Risk of Death Associated With Reversion From Prediabetes to Normoglycemia and the Role of Modifiable Risk Fact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与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的人相比,3年内从糖尿病前期逆转为正常血糖的人总体死亡风险并未降低。但对于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积极运动和不吸烟)的人群来说,其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研究背景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阶段,通常以轻度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全球有3.52亿人处于该状态,而据中国最新的全国代表性调查显示,2018年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38.1%。与2型糖尿病一样,糖尿病前期也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癌症、痴呆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以往的证据表明,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然而,从糖尿病前期逆转为正常血糖水平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还没有得到充分解释。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作用。研究方法为了研究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课题组利用中国台湾MJ队列进行了观察性研究。根据确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45782名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平均年龄为44.6岁,其中63%为男性。在此研究中,糖尿病前期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被定义为:空腹血糖5.6~6.9 mmol/L,无自报糖尿病且无降糖药物服用史;糖尿病被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L,或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和(或)服用降糖药物;正常血糖被定义为:空腹血糖<5.6 mmol/L。在1-3年内,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两次血糖测量,根据血糖状态,将所有人群划分为保持糖尿病前期组、进展为糖尿病组和逆转为正常血糖组。在统计分析方面,本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的关联。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与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相比,进展为糖尿病的人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50%(HR=1.50, 95% CI: 1.25~1.79)和61%(HR=1.61, 95% CI: 1.12~2.33)(表1)。这表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然而,逆转为正常血糖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并未降低。表1: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经过对可改变风险因素和全因死亡的多项分析后,课题组发现,与不积极运动的持续性糖尿病患者相比,那些经常运动并逆转了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具有显著较低的死亡风险(HR=0.72, 95% CI: 0.59~0.87)。而与体重正常的持续性糖尿病前期人群相比,在肥胖人群中,逆转为正常血糖者的全因死亡风险(HR=1.1, 95% CI: 0.82-1.49)显著低于持续性糖尿病前期者(HR=1.33, 95% CI: 1.10-1.62)。此外,逆转为正常血糖的人如果当前吸烟,其全因死亡风险明显高于从不吸烟但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HR=1.6, 95% CI: 1.31-1.96),也高于此前已戒烟且恢复为正常血糖的人。图1:糖尿病前期转化状态与可改变危险因素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逆转为正常血糖者如果保持积极运动,其预期寿命将比缺乏运动的持续性糖尿病前期人群延长2.5年。与从不吸烟的持续性糖尿病前期人群相比,逆转为正常血糖的人如当前吸烟,预期寿命将缩短3.6年;持续处于糖尿病前期者如仍吸烟,预期寿命也将缩短3.6年。综上所述,糖尿病前期人群即使逆转为正常血糖,也应该持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死亡风险。这些发现强调了糖尿病前期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息凤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博士生曹志、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文渊研究员、温启邦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课题受到浙江省智能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健康浙江百万人群队列等项目资助。图文丨吴息凤教授课题组
第三届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青年论坛于3月26日上午在紫金港校区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教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院长助理程峰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何春艳、王福俤教授受邀担任点评嘉宾。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长聘教授黄存瑞、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亮研究员、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海帅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汝阳副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涂华康教授、周旭东教授、袁长征研究员、徐欣研究员等受邀分别作青年论坛报告。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教授、副院长王红妹教授,陈光弟教授、夏大静教授、金明娟教授以及李文渊研究员等80余位师生代表出席本次论坛。 青年论坛会场会议首先由吴息凤院长致欢迎辞。吴息凤院长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友,则博学而睿智”道出本次青年论坛的意义所在,她指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是对新一代公卫人的要求。最后,吴院长再次向齐聚启真湖畔的各位嘉宾及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青年论坛圆满成功。 吴息凤院长致欢迎辞王红妹教授主持黄存瑞教授围绕“气候变化与健康”主题,从气候变化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出发,揭示了气候变化影响健康的机制存在滞后性、间接性等一系列复杂的特征,并指出气温变化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涂华康教授的报告指出将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关联基因组学数据在肿瘤领域的一系列应用,包括确定带有特定药物靶点的人群、描述患者特征及治疗标准、评估抗肿瘤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并进一步对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作了未来展望。孙亮研究员围绕“精准营养”对其团队近年来开展的队列研究与干预研究展开介绍,其中包括膳食因素和遗传因素对血液脂质的影响,以及膳食模式干预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影响的最新发现。袁长征研究员在老龄化以及营养同认知衰退生物学机制证据支撑的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队列研究数据库进行的综合分析,开展了有关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痴呆、认知功能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黄存瑞教授作青年论坛报告涂华康教授作青年论坛报告孙亮研究员作青年论坛报告袁长征研究员作青年论坛报告周旭东教授的报告强调了实施科学以政策落地的形式在改善公众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强化项目的基层优先性、激励并留住村医、构建培训体系等一系列优化政策。王海帅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深度学习在自闭症智能筛查、抑郁症智能预测以及其他疾病精准医疗中的应用。他利用致病基因突变、行为量表、面部形态学特征、多模态、多中心等类型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及算法训练,为大规模筛查诊断神经精神疾病开拓了道路。张汝阳副教授,从预测模型的本质及价值出发,强调了规范在模型构建及评估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脑胶质瘤预后预测模型及肺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实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了预测因子识别、模型构建及评价、模型应用全链条体系的注意要点。徐欣研究员提出利用语音识别对认知评估工具进行智能化提升,通过多模态语义理解模型解决语音识别方言的难点,目前该智能化筛查工具已在大范围社区老年人群中得到了有效性验证,并用于开展社区认知症健康管理的干预研究。 周旭东教授作青年论坛报告王海帅研究员作青年论坛报告张汝阳副教授作青年论坛报告徐欣研究员作青年论坛报告圆桌讨论环节,杭州凯莱普精准医疗执行总裁兼南京医科大学产业教授刘华芬教授和上海慧程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许靖曼分别介绍了“多组学助力人群队列研究及标志物转化”和“生物样本库助力精准医学发展”。 圆桌讨论-刘华芬圆桌讨论-许靖曼专家点评环节,王慧院长、何春艳教授、程峰教授以及王福俤教授对各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对各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表示了高度的肯定与赞扬,并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感悟,点评专家指出,各位青年研究者要珍惜和把握当下的学习机会,要有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终身学习的奋斗精神,要常怀感恩之心,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努力探寻,开拓进取。 王慧院长程峰教授何春艳教授王福俤教授至此,第三届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青年论坛在学者们的精彩分享和热情交流中圆满落幕。 文字 | 陈琳 程思清图片 | 会场摄影
3月25-26日,由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本次论坛围绕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设与思考、数智赋能的大公卫大健康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高层次公共卫生青年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聚焦新时代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院长峰会”于3月25日举行。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教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王仁元主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高福院士、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教授、浙江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孙长颢教授、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志宏教授、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李燕教授、浙江树人大学校长李鲁教授、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叶真、来自全国各地共22所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和领导、浙江省和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以及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师生代表近300余人参加会议。 第三届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合影第三届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院长峰会会场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教授主持。开幕式首先由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致辞。任少波向为抗击疫情付出巨大努力、作出重大贡献的医药和公共卫生界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分享了浙江大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为加强一流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表达了浙江大学对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浙江省卫健委主任王仁元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对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分享了浙江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的努力和收获的启示,指出浙江省要以打造“公共卫生最安全”为目标,补齐疫情防控短板,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同时要加强高水平院校建设、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浙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把脉开方。 任少波书记致辞 王仁元主任致辞吴息凤院长主持开幕式在李鲁教授和叶真会长的共同主持下,李立明教授、高福院士、梁万年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李立明教授带来题为“我国公共卫生科研现状及其思考”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我国公共卫生代表性重点科研项目,从新发传染病应急、数字公共卫生、健康医疗大数据驱动的疾病防治与公众健康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卫生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指出要推动面向公众健康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公共卫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深化公共卫生科技的多边国际合作。 李立明教授作主旨报告高福院士作“从病毒研究看科学突破与技术进步”主旨汇报。他回顾了我国在新冠疫情早期发挥的“吹哨人”作用,强调“全球化”对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出要站在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角度,紧抓国家社会发展中重大需求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从病毒溯源、疫苗研究、药物开发和应急管理等角度出发,强调科学求真和行政务实,向科学要答案、向技术要方案,科学求异、技术求同、医学求全。 高福院士作主旨报告梁万年教授围绕“创新型公共卫生与健康卓越人才培养范式”的主题,介绍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在办学理念、组织架构和学科布局方面的特点以及打破传统知识结构的国际化定位,明确了未来公卫学院将要秉承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同时,服务社会、勇于担当的发展理念。 梁万年教授作主旨报告在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正平教授和陈坤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孙长颢教授结合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介绍了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的建设情况。复旦大学何纳教授围绕“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介绍了复旦公卫学院传染病学科的发展历史、师资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情况,并为传染病学科建设提供了建议。浙江大学吴息凤教授介绍了浙大公卫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特点,汇报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基础研究和居民健康支持等方面的应用,分享了以数字公共卫生为特色推进高水平公卫学院建设,阐明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对于健康中国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孙长颢教授作主旨报告何纳教授作主旨报告吴息凤教授作主旨报告院长峰会下午场为学院建设交流报告及嘉宾讨论。学院建设交流第一环节分别由昆明医科大学李燕教授、中南大学谭红专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孙志伟教授以及石河子大学井明霞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詹思延教授介绍了北大公卫学科的改革发展历程;南京医科大学王建明教授汇报的医防融合、理实贯通、学研一体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协和医学院杨维中教授介绍了“群医学+”特色公共卫生学科建设;中山大学夏敏教授介绍了全链条-阶梯式的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厦门大学葛胜祥教授介绍了在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思路指导下,在学院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庄贵华教授分享了西安交大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交叉和校地融合为翼,推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思路;山东大学孙强教授分享了在面对学院规模小、科研项目“多小散”、缺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学困境时,如何开展科研团队建设。 詹思延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王建明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杨维中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夏敏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流报告葛胜祥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庄贵华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孙强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流报告7位专家汇报后,由浙江大学朱善宽教授主持开展了第一场嘉宾讨论。与会嘉宾围绕如何面对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型公共卫生前沿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院内推动不同学科的交流合作、如何针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跨学科团队合作、如何解决校地合作中高校和政府之间目的趋向不同的矛盾四个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为学科和学院建设发展提供了诸多极具参考价值的意见。 嘉宾讨论(一) 学院建设交流第二环节,分别由浙江大学董恒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毛琛教授、宁夏医科大学刘志宏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邱景富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潘安教授分享了华科公卫在人才培养、学科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安徽医科大学王华教授分享了安医大对4C+育人模式进行探索实践的经验和启发;四川大学张本教授介绍了华西公卫学院“医防融合”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成果和展望;山西医科大学王彤教授系统介绍了“三阶段三考核”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三打通三打造”实践能力提升途径;中南大学胡国清教授通过对比国内外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差异,总结了我国在培养目标、培养课程、社会实践和毕业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吉林大学刘雅文教授介绍了吉大公卫学院科教协同、立足本省、服务国家的理念,并分享了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设方案;天津医科大学周东明教授介绍了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高水平公卫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建议和设想。 孙强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流报告王华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流报告张本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流报告王彤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流报告胡国清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刘雅文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周东明教授作学院建设交报告随后,浙江大学朱益民教授主持了第二场嘉宾讨论。与会嘉宾就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我国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前景、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等话题展开探讨,对如何弥补医防融合与校地融合中存在的鸿沟、如何理解科研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矛盾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嘉宾讨论(二)峰会最后,吴息风院长向与会嘉宾、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公卫领域同仁们对高水平公卫学院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出的真知灼见,期待广大公卫人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筑新时代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新篇章。至此,第三届公共卫生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院长峰会圆满落幕。文字 | 赵炜幸 张子卿 蒋方圆图片 | 会场摄影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李雪研究员团队在消化系统疾病的遗传流行病学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进展,深入阐述了环境因素、生物标志物及遗传因素对炎性肠病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Diabetes Care,Am J Gastroenterol,J Crohns Colitis,Aliment Pharmacol Ther等杂志;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李雪研究员为主要通讯作者。01:《Diabetes Care》发文:揭示II型糖尿病和血糖稳态受损与胃肠道疾病风险的遗传学关联本研究整合了美国百万退伍军人计划(MVP)、DIAMANTE、UKB和日本生物银行(BBJ)等涵盖了22万病例和117万对照的大型GWAS数据,通过各种遗传学统计分析方法,系统评估了II型糖尿病和血糖稳态受损与23种胃肠道疾病风险的遗传学关联。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II型糖尿病与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12种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升高相关;同时,遗传预测的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与胰腺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胃肠道疾病风险呈正相关。这项研究从遗传学角度为II型糖尿病与胃肠道疾病风险的关联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II型糖尿病患者群体胃肠道疾病共病防治的重要性。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2337/dc22-1385 02:《J Crohns Colitis》发文:揭示循环炎症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因果关系系统性炎症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标志性特征,各类炎症细胞因子可能成为UC初级预防的潜在目标。本研究首先整合了两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全面探索与UC风险相关的循环炎症蛋白标志物。随后使用血清蛋白组相关的5项GWAS以及基于28,738个欧洲人UC风险相关的GWAS数据,进行正向与反向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进一步验证循环炎症蛋白标志物和UC风险之间的关联。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的汇总分析确定了14种与UC风险相关的炎症蛋白标志物,正向MR进一步验证了循环细胞因子CXCL9、CXCL11和CASP8水平的持续升高是UC的重要危险因素。现有观察性研究大多受限于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的影响,同时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数据,无法区分系统性炎症对UC发病的因果关联以及UC进展对系统性炎症的后续影响。该项研究利用遗传学分析为CXCL9、CCL11和CASP8的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因果关系提供证据,为这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相关通路的精准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ecco-jcc/jjac19103:《Aliment Pharmacol Ther》发文:揭示循环血中营养素对炎性肠病的影响膳食来源的抗氧化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在炎性肠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多项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筛选与抗氧化剂(β -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尿酸)、矿物质(铜、钙、铁、镁、磷、锌、硒)和维生素(叶酸、维生素A、B6、B12、C、D、E、K1)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揭示循环中的抗氧化物、矿物质和维生素与克罗恩病(CD)或溃疡性结直肠炎(UC)风险的关联。研究发现,遗传预测的高水平循环血中番茄红素、维生素D和维生素K1可降低CD发病风险;番茄红素、磷 、硒、叶酸和维生素E可减少UC发病风险;而遗传预测的循环血中高水平镁可能是CD和UC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ESPEN)建议炎性肠病患者需要每年评估自身的循环营养素水平并适当摄入补充剂,这项研究揭示了循环血中抗氧化剂、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炎性肠病的影响,为未来炎性肠病营养素预防的研究与指南制定提供新的见解。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apt.17392 04:《Am J Gastroenterol》发文:揭示健康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炎性肠病的环境-基因交互作用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B)中429,515欧洲人群的表型和遗传数据,本研究整合多个炎性肠病相关的遗传多态性位点构建了有效反映复杂疾病遗传风险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RS),通过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多基因遗传风险和睡眠、饮食、饮酒、吸烟、体力活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分别与炎性肠病的发病风险独立相关,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降低遗传高危群体约50%的炎性肠病发病风险。这项研究揭示了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炎性肠病发生的潜在影响,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对遗传高危群体炎性肠病早期防治的重要意义。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4309/ajg.0000000000002180
2月24日下午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湖北省建始县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顺利召开。建始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永太、副县长雷宏伍、办公室主任陶伟、卫健局党委书记刘斌、招商服务中心总经济师周鑫、办公室研究室主任黄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书记吕黎江、副院长涂华康、社会医学系杨芊教授、大数据健康科学系刘足云、徐欣研究员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杨芊教授主持。 吴息凤院长致欢迎辞会议首先由吴息凤院长致欢迎辞,并对此次战略合作项目做了简要介绍。吴院长表示,合作建立“建始县人民政府一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老龄化发展合作基地”是公卫学院和建始县人民政府立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要求,为做好老年人经济保障、医疗保障和服务保障,切实提高老年群体养老能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激发“银发”经济潜力,探索中西部地区医养结合的县域政策而开展的一次友好协作。她认为,浙大公卫学院是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之一,在推进高水平公卫学院建设过程中,更是要将科研学术优势运用到为社会谋进步、为民众谋幸福之中去,而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医养和康养事业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大有可为的。吴院长相信,在建始县人民政府和学院领导、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下,此次战略合作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建始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永太讲话随后,参会领导和老师一同观看了建始县宣传片,并听取了李永太县长对于建始县基本情况的介绍。李县长从地理位置、土地人口、交通建设、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建始县的发展现状,尤其强调了近年来建始县在旅游、康养产业上的发展势头良好。他表示,建始县人民政府将积极推进此次战略合作项目的落地,期望通过此次与公卫学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县域发展。 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吴息凤院长与李永太县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吕黎江书记、雷宏伍副县长作见证。 双方交流讨论会上,双方就此次合作进行了交流。吴院长向李县长一行介绍了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现状。她表示,学院正在积极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及健康浙江百万人群队列项目的建设,并引进了大量名校顶尖公卫人才,正在蓬勃发展中。她也指出,学院的“大公卫”“大健康”理念是与营养、衰老、康养等方面紧密联系的。雷副县长则表示,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建始县正立足本地特色积极探索医养和康养产业的发展,但仍面临着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业态与服务方式单一等困境,期望通过此次政校合作能够进一步加强县域建设。双方参会人员就人才、医保、基层医疗资源、数据化建设以及此次项目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为建始县县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签约仪式在双方的友好交流中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凝聚发展共识,促进公共卫生学院各二级学科的内部交流及合作,2022年12月30日,公共卫生学院于线上召开学科建设与引进人才学术交流会议。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书记吕黎江,副院长涂华康、王红妹,各学科系主任,引进人才及学院其他教职人员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分为学科建设情况汇报、引进人才学术交流报告和专家点评及交流讨论三部分,分别由院长吴息凤和副院长王红妹主持。会议首先由吴息凤院长作学科建设报告。吴息凤院长在报告中回顾了公共卫生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的主要进展和重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学院建设和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吴院长在报告指出,近年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书育人、合作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累累硕果,在办公学习空间、工作条件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进一步总结凝练了学院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思路,不断深化“一院一策”改革,通过不断拓展创新合作模式,同国家、浙江省以及杭州市疾控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深化了与国际名校的交流。吴院长还指出,在今年,学院达成了两项里程碑式的成就,一是入围了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二是获批了“健康浙江百万人群队列”项目。此外,学院在课程与专业教材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多学科交叉人才引进、高水平论文发表、社会服务、党建引领等方面也获得了显著提升。抓住新机遇,踏上新征程。报告中,吴院长总结并提出了公共卫生学院未来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面,要构建好系统、均衡、完善的数智赋能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坚持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做好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好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使命担当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师资队伍方面,要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并且建立专、兼、跨融合的师资队伍体系。科学研究方面,要打破公共卫生院系边界,形成以数智公共卫生为特色,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公共卫生科学研究新高地,搭建好高水平的公共卫生研究平台来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社会服务方面,要推进教学、科研领域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全球健康服务,为区域性公共卫生与健康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提升我国公共卫生在全球健康领域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随后,大数据健康科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环境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毒理学系、社会医学系分别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各学科系从科系概况、师资力量、教育教学、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本年度工作成果进行了报告,并提出了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在本年度,各学科系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一体化发展,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显著进步。在此基础上,更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立项以及国际项目合作,产出更具有影响力的标杆成果;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在各领域的影响力;积极投入社会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等,力争发挥好各科系的专业优势,围绕着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生命科技前沿,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公共卫生学院而努力奋斗。本次会议中,求是特聘教授杨仕贵和百人计划研究员周春、张宁、袁长征、徐欣、刘足云、徐小林、何威、宋培歌、李雪、李文渊、杨杰、谈笑等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报告围绕学术研究背景和方向、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研究规划等方面展开,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求实严谨,向全体参会人员充分展现了学院当前在公共卫生学科研究前沿的创新性工作和阶段性成果,激发了与会人员的浓厚兴趣,为学科间进一步相互交流打下了基础。会议最后,参会专家对汇报的内容进行了点评,提供了很多学院发展的宝贵建议。吴息凤院长、吕黎江书记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也对学院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们充分肯定各学科系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公共卫生学院正在稳步前进,越来越多的尖端人才加入了学院,并且已经在各个领域作出了优秀的成绩。他们强调,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在学院发展方向、平台搭建等方面各学科系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凝练方向形成合力,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注重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发挥好数智赋能和学科融合的优势,助力学科建设和学院改革发展,为构建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公共卫生学院添砖加瓦。
浙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措施宽松不是消极懈怠,要做好充分准备7日,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十条措施发布,提出进一步减少核酸检测的范围频次、不再对跨区域流动人员查验核酸阴性证明、无症状与轻症感染者可以居家隔离等,疫情防控再次释放出“更宽松”的信号。精神振奋的同时,不少人也有疑惑,未来疫情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应如何应对新变化?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教授,她表示,奥密克戎的毒性大幅降低,但传染能力很强,这也意味政策更宽松后,可能短期内会出现感染人数增多的情况,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将政策的逐步放开和‘躺平’混为一谈,也不是一窝蜂地完全放开。” 吴息凤首先指出,要准确理解政策调整的信号。在她看来,目前的调整是有计划、按步骤、分人群进行的,如出入中小学、幼儿园、养老院等重点场所仍要求核酸阴性证明,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聚集仍是不变的健康提醒。这表明,政策放宽不是消极懈怠,我们始终在更科学地积极作为。那么,我们能够有信心应对未来疫情的挑战吗?吴息凤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她认为,三年的抗疫经验给了我们充足的“底气”。“三年多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取得的成就意义深远,不仅最大化地减少了人民的生命损失,也为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迎来了病毒毒性减弱的契机,体现出我们完全具备应对大规模公共健康威胁的能力。”夯实“底气”,也要做足“功课”。“接下去,要为最后的‘决战’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吴息凤说。在这场考验中,每个人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迅速加强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等重点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继续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让大家有备无患,避免产生恐慌情绪。”与此同时,吴息凤表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作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始终强调疫情防控的科学性。面对可能出现的大量新冠感染者就医的情形,可以利用相关流行病学和临床指标预判危重的概率,进行科学的分流和引导。其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监测,建立模型,对感染人数和重症患者数做出合理的研判,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科学研判下,相关部门要制定好相应的预防和预案处置措施。各大药店和平台需全力保障各类药品的储备和供应。对于医疗系统来说,要提前部署医疗分级诊治程序,ICU病房要强化对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储备好药物、呼吸机等物资,普通医院的新冠诊治能力也需要全面提升,做好医院非感染病房的适宜化改造,做到需要时病房可以快速转化,随时收治新冠患者。 【本文转自浙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措施宽松不是消极懈怠,要做好充分准备 (zjol.com.cn)】
2022年11月19日,第二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青年论坛隆重召开,世界卫生健康论坛主席、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陈冯富珍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院长王凯波进行了致辞,论坛特邀《柳叶刀》西太区主编蔡杰和我院院长吴息凤作为点评专家。 为了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种种挑战,发挥科技的力量,推动青年学者积极交流对话,本届青年论坛围绕“全民健康覆盖:科技力量”这一主题,诚挚邀请来自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青年学者分享自己的科研工作,阐述科学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吴息凤教授作为特邀点评专家出席。点评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青年学者们的汇报,并对他们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客观、专业的审查。同时专家们也从专业性、可行性等角度向青年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也对他们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作出的贡献表示了高度的赞扬与肯定,评选出了“世界卫生健康论坛青年学者奖” 获得者。
2022年11月10日上午,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颁奖暨成果发布会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举办,我院吴息凤教授、徐欣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作品 “中西医结合的失智症多模态健康管理平台”在1082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本届大赛围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场景,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深入谋划场景需求,推出扩中提低“新方案”,构建就业创业“新范式”,滋养社会文明“新风尚”,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新能力”。吴息凤教授、徐欣研究员科研团队关注阿尔兹海默症群体,通过医疗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采集分析个体及群体多模态数据,构建失智症精准预测评估模型,为失智症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干预方案。目前,该项目已在浙江省内20余个社区和体检机构使用,并完成万人级别的筛查目标,显现出该方案的优秀效能。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是深入贯彻 “数字浙江”战略,全面实施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下,探索出的一条以数据开放赋能发展,助力“两个先行”的浙江路径。连续三届以来,大赛紧扣时代主题,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吸引了一大批有想法、懂技术、敢于创新的优秀企业和科研团队参赛,涌现出一批经济、社会价值较高的优秀作品,并持续推动项目落地转化,不断以“示范效应”带动应用孵化,助力浙江从制度、技术、生态三方面发力,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公共数据“应开放、尽开放”,让数据真正“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超重和肥胖通常被认为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和死亡率,然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超重和肥胖却与较低的死亡风险呈现出一定的关联,该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由于受到肿瘤生长部位、分期、治疗方案等影响,体重对肿瘤人群预后的影响目前存在较多争论。尤其是在罕见肿瘤方面,当前的研究数据较为匮乏。因此,基于大样本量对全癌种开展体重-生存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11月8日,我院吴息凤教授研究团队在 The Innovation 杂志上发表了论文Body mass index and survival after cancer diagnosis: A pan-cancer cohort study of 114430 patients with cancer,提出了超重或轻度肥胖的围诊断期BMI与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关。图1 图文摘要研究团队根据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从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癌症患者队列中选取了在2001-2014年期间确诊的114,430名患者(包括24种肿瘤类型),调查了每位患者首次来癌症中心时的流行病学信息,收集了他们在诊断过程中的身高及体重。患者中,30.7%肥胖, 35.8%超重,31.5%属于标准体重,2.0%体重过轻。并且,研究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平均7.2年的随访,其中42%(48,340)的患者死亡。研究团队基于间隔时间比例加权的方法计算了患者在围诊断期的平均BMI,且由于BMI与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系,选择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法,以BMI为22.5作为对照,并在模型中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偏倚,绘制了BMI与死亡风险关系的K-M生存曲线,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调整,并使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以探究癌症患者的围诊断期BMI和诊断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前瞻性关联。研究结果表明:(1)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围诊断期BMI与死亡风险存在J型关系,即当BMI<22.5时,随BMI降低,死亡风险升高;而BMI>22.5时,随BMI升高,死亡风险先降低再升高。在BMI为29.6-34.2时,死亡风险达到最低(图2)。图2 围诊断期BMI与肿瘤诊断后全因死亡率关系的立方样条图(2)K-M生存曲线表明,BMI较高的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和标准体重(BMI:18.5-24.9)的患者相比,超重患者(BMI:25-29.9)死亡风险降低了15%(HR=0.85,95% CI=0.83-0.87),肥胖患者(BMI≥30)的死亡风险甚至降低了18%(HR=0.82,95% CI=0.80-0.85)(图3)。图3 BMI与总生存期关系的K-M生存曲线(3)和标准体重的患者相比,在男性患者(诊断年龄为40岁)中,超重者的期望寿命增加了4.5年,肥胖者的期望寿命甚至增加了5.9年;在女性患者中,超重者的期望寿命可超出2.4年(诊断年龄为45-55岁),肥胖患者的期望寿命则多出了3.0年(诊断年龄为50岁)。反而体重较轻者,其期望寿命较标准体重患者要减少许多(图4)。图4 不同围诊断期体重的期望寿命(左男,右女)研究结果表明,超重或轻度肥胖的围诊断期BMI与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关。在去除方法学局限性导致的非因果解释后,这些关联仍然存在。该研究的发现为制定基于癌症治疗的体重管理策略提供了支持,并且,研究团队认为医者对于超重和轻度肥胖患者控制体重的建议应更为谨慎。